自然资源部:中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5年下降21.51%******
中新社北京1月12日电 (记者庞无忌)记者12日从中国自然资源部获悉,2023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日前以视频形式召开。会议指出,五年来,中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(地耗)下降21.51%。
会议指出,中共十九大以来的五年,自然资源部推进“多审合一、多证合一、多测合一、多验合一”改革,一般登记和抵押登记办理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。化解不动产“登记难”历史遗留问题共计1100多万套,惠及2600多万民众。增减挂钩政策累计为贫困地区筹集资金4400多亿元(人民币,下同)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全面完成。生态保护修复取得开创性进展,划定全国生态保护红线,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占陆域国土面积的近三分之一。
针对2022年自然资源工作,会议透露,在服务稳经济大盘方面,2022年自然资源部出台一系列超常规、阶段性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政策,持续提高用地用海审批效率。其中,2022年报国务院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项目1058个、面积319.06万亩,同比分别增加196%、49%,涉及投资6.16万亿元。
此外,会议称,2022年,编制完成首部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;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,2021年全国耕地总量多年来首次实现净增加;落实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,2022年处置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461万亩;加强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,加大新能源发展急需的锂、钴、镍矿及油气等战略性矿产出让力度等。(完)
海南海口珠崖岭城址考古发掘出土大量唐代遗物******
图为珠崖岭城址发掘出土的兽面瓦。 陈明忠供图
中新网海口1月8日电(陈明忠)据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消息,在2022年9月-12月期间,经国家文物局批准,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联合海南省博物馆、海口市文物局组建珠崖岭考古工作队,对珠崖岭城址开展主动性发掘,出土了大量唐代遗物。
据悉,本次发掘出土的遗物主要为陶瓷器、建筑构件等,陶瓷器以罐、碗、盘、钵等为主,另有部分陶砚、网坠、小陶塑等;建筑构件包括各类铺地砖、板瓦、筒瓦、瓦当等。
根据本次发掘材料推测,珠崖岭城址应与唐代在海南岛上所设行政建置的治所有关,并在唐代有一定的沿用时间,且据出土的多方属于唐代前期风格的陶、瓷辟雍砚台,提示该城址的具体年代有可能不仅局限于中、晚唐。此外,在城下探沟出土一些质量较好的宋代瓷器和其他宋代遗物,表明城址废弃后当地仍然存在较大规模的生活聚落。
图为2022年度珠崖岭城址东北部发掘区砖墙。 陈明忠供图
珠崖岭城址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龙塘镇博抚村北,西北距海口市区约12公里。坐落于南渡江西岸的一处高台地上,地势西北高、东南低,台地东缘与江面高差约20米。城址平面近方形,周长约715米,四面城墙保存基本完整,经勘探城址总面积达28685平方米。珠崖岭城址的发掘为了解海南岛汉唐时期的行政设置及沿革、社会生活、手工业生产以及与大陆的经济文化交流情况提供了珍贵的考古资料。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